【浮笙月刊】202311

浮笙月刊第202311期「人物志:石黑一雄」,浮笙只是一个笔名。

话题 Topic

抓住一个观点,留下一些思考

「人物志:石黑一雄」

可以说石黑一雄挖掘出了“回忆”迷雾中潜藏着的人性弱点,因为回忆不仅会由于时间的流逝变得模糊,而且是非常主观的东西,加入了人的情感和选择,而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愿意在回忆中欺骗自己来补偿内疚和遗憾。

引言

诗人海因里希·海涅在1820年留下了一段意蕴隽永的诗句:“哪里烧书的地方,最后也将烧人”。其本意是指宗教信徒企图通过焚书消灭异端文化,愈演愈烈最后直接对异端分子使用火刑“审判”。令人讽刺的是,历史的悲剧一直在重演,1933年5月10日纳粹在这一天将众多思想家的书籍付之一炬,到如今德国倍倍尔广场依然雕刻着海涅的这行诗句。

当我们从这些历史事件中回眸,不难发现这句话的背后还掩藏着另一层深意:书是承载着文化和思想的客体。而我本人,大约从大学期间开始,对日本文学(严谨点来说应该是现代日本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早期的村上春树、川端康成,到后来的东野圭吾、伊坂幸太郎,再到今天文章的主人公石黑一雄,这一路漫漫的阅读历程也让我不禁扪心自问何以沉沦?因此借着今年与石黑一雄的相遇,以及这篇文章书写的过程,我试着去去解读石黑一雄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是为了擦拭附着在我自身上的这等模糊。

生涯与作品

说来惭愧,如果不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石黑一雄应该很难进入到我的视野之中。记得那是一个月黑星稀的夜晚,书房空虚求书心切,巧遇豆瓣推送,点开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名单——除了莫言之外——“石黑一雄”的名字自然轻松的跳进我的眼睛里去。

石黑一雄,1954生于日本长崎,1960年就随家人移居英国,1983年正式加入了英国国籍。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其主要作品有《群山淡景》《浮世画家》和《长日将尽》等。曾获得1989年布克奖、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大英帝国勋章、法国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首届大益文学双年奖等多个奖项,与鲁西迪、奈保尔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来自微信读书
石黑一雄的主要作品(来自豆瓣)

按照时间推算,石黑一雄出生的时间正值日本长崎遭遇原子弹轰炸(1945年)的9年后,这个城市刚刚从战争的废墟中开始重建。而他的童年在长崎的时间并不长,6岁的时候就移居到了英国,但日本的文化价值观并没有随之隐退,反而带来了新的融合。石黑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了“我的父母没有意识到我们会留在英国这么久,他们觉得有必要保持我与日本价值观的联系”,因此两种文化的交织和侵染也成就其独树一帜的作品风格。

石黑的首部长篇小说《远山淡影》讲述了一个移居英国的日本女人悦子,借由长女的自杀回忆起了战后在长崎生活的往事,很明显这个故事真是以石黑一雄自己的身世经历作为蓝本创作而成。

长崎市纪念爆炸日的和平雕像

然而故事背景固然重要,但充其量只是技巧上的需要,而《远山淡影》作为石黑一雄的处女作一经发布就获得了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的温尼弗雷德·霍尔比纪念奖,出版至今已有三十年仍在不断重印,足可说明它的艺术价值和魅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归咎到底是其背后探讨的人性的主题是永不过时的。不可置否的是,该作品也奠定了其日后的写作风格:第一人称叙述、回忆、幽默与讽刺、多元视角等。下面让我带大家体认下石黑是如何将“回忆”玩出花的。

回忆构建的世界观

首先让我们看看官方怎么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石黑一雄“在具有强大情感力量的小说中,揭露我们与世界连结的错觉底下的深渊”,并进而明确指出石黑一雄的文学创作的三个关键词是“时间、记忆与自我欺骗”。如果瑞典文学院后续有电话回访问我对这段话的满意程度,我的回答一定是:“非常满意”,它概括的精确无误。

可以说石黑能成为文学大师,正是因为他处理回忆上面措置裕如,而《长日将尽》正是此法集大成之作。《长日将尽》的情节是由英国豪门巨族达林顿府的管家史蒂文斯独自驾车前往西南部六天行程中的回忆所构成的。然而读者愈发能感觉到史蒂文斯的回忆是一种“不可靠叙述”,回忆时的心理活动与现实行为产生了矛盾,回忆的时间递进与个人感情产生了矛盾,而这些矛盾都指向了一个命题:“你是如何为了成就事业而荒废了你的人生,又是如何在个人的层面上蹉跎了一辈子的”。

长日将尽同名电影剧照,这句话主人公的自我欺骗

是的,石黑借由回忆展开的故事背后往往都暗隐着一个磅礴的人生命题,而回忆如同一个放大镜,帮助我们通过反思主人公的抉择找到自己的答案。令人惊喜的是,石黑一雄还继续往回忆这一摊浑水中掺合新的元素,迸发出新的化学反应。

《莫失莫忘》(个人最爱的一本)中就加入了科幻的元素,故事发生在一个克隆人和人类共存的时代,但是克隆人存在的唯一作用就是将其全部器官捐献以延长的人类寿命。故事的主人公凯西就是一个克隆人,伴随着凯西的回忆读者与之一同成长,从黑尔舍姆的克隆人学校到进入社会后的捐献,我们逐渐的接近这个世界的真相,也跌进了痛苦的深渊。我最喜欢这篇小说的原因是他讲了一个成长的故事,而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成长的阵痛,所以在这本书中总能找到曾经的自己的影子。当我们走向成熟,克隆人的捐献也对应着我们自身在社会上的独立,“成长”之下剥离的纯真、天赋、友情消失殆尽,回首过去得失难分。也许谁都做过凯西在结尾所做的事,面对着充满垃圾的铁丝网(就像我们破碎的生活细节),想象着回忆像海浪一样把珍贵的记忆带回来,我们总是希望美好能莫失莫忘。

故事的结尾,凯西也即将成为”捐献者“

同样附带科幻元素的《克拉拉与太阳》,全文通过一个AI机器人的回忆展开。如果人类的回忆容易产生自我欺骗,那么机器的回忆肯定是真实可靠的吧,然而这次石黑跟我们玩了一个把戏。机器人的回忆就像一个镜子,他找出来的是人类真实的图景,然而真正让我们困惑的是其背后的人心以及虚假的表象。我透过克拉拉(机器人)的眼睛看到了人类的自私与欲望的表演,然后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可置否的对这种自私产生了认同感,正如译者总结道:

“正是由于自私的欲望与升华的渴望并存,人类的心中才会充满了矛盾、彷徨与痛苦;没有了自私那下坠的重力,一切崇高、向上的人性也就虚无缥缈得失去了分量。自私是人类沉重的负担,但也许在并不遥远的未来,也会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最重要的锚点吧”。

石黑说:“我喜欢回忆,是因为回忆是我们审视自己生活的过滤器。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作为一个作家,我更关心的是人们告诉自己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可以说石黑一雄挖掘出了“回忆”迷雾中潜藏着的人性弱点,因为回忆不仅会由于时间的流逝变得模糊,而且是非常主观的东西,加入了人的情感和选择,而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愿意在回忆中欺骗自己来补偿内疚和遗憾。

日本文学的痛

虽然在石黑一雄承认日本是遥远的他国他也澄清他对日本文字的了解程度不高,但是在我看来其作品和日本文学还是有着相似的精神内核和情感表达的。

在我看来,日本文学蕴涵的思想锚点就在于一个“痛”。这种“痛”来源于何呢?来源于人生的荒谬、不可抗力,时间的残酷、刻薄,人性所有的负面由此扩散、铺展。而我一直在寻觅一个词来描述这种“痛”,直到我看到了何其芳的一段诗句:“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美哉,“温郁的痛”也许就是在我心中描绘日本文学最好的词:当我们被“痛”所包围的时候,仍然能感受到一丝温存的希望,它渺小但是它存在,正如石黑一雄解释道:

“从我的世界观来看,我认为人们无论承受怎样的痛苦,无论遭遇怎样的悲惨经历,无论如何不自由,都会在命运的夹缝中求生,接受命运给予的一切。人们不懈奋斗,努力在如此狭小的生存空间内寻找梦想和希望。这类人始终比那些破坏体制、实施叛乱的人更令我感兴趣。”

愿大家都能成为那个认清生活真相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完)

灵感 Eureka

灵感的画集,在脑海中闪烁

从自身和身边挖掘有趣的灵魂,在无意义的生活和单调的工作中寻觅意义,这无疑也是一种伟大技能。
和我的生活方式不谋而合,取悦自己的高端手法就是精致的利他主义。
“我对于个人传记的看法”:我不相信成功人士的自传会对个人的成功有什么帮助,但是他们身上一些共同的特质,顺应时代的附和力,能从中总结出隐匿的因果链,了解这些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记录 Record

观察自己留下的痕迹,不枉未来

📚 阅读

【图书】《江城》[美国] 彼得·海斯勒 ⭐️️️⭐️️️⭐️️️⭐️️️
相对于《寻路中国》略显青涩,正如书中那个叫做何伟的年轻人。
敏锐而细致地观察,是本书最打动我的点,作者从一个外来者、异国人的身份去适应一个传统、偏远的中国城市,所描写的中国社会熟谙中又带着一种让人着迷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带着厚重的时代感,也引诱读者深思:原来我们是这样?我们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为什么会这样?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式的笑:一种无可奈何的笑。在时代变迁浪潮下的人们,这种笑意味着顺应巨变的韧性,意味着面对苦难的隐忍,流露出的都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国民性。

【图书】《黑箱:日本之耻》[日]伊藤诗织 ⭐️️️⭐️️️
社科作品其实很难从文学的角度来点评,这个作品带给人的阅读体验或者说震撼力确实比较一般,它的意义不在于书本身,而是其背后承载着作者的勇气。
我们能体会到诗织的真情流露,她真切地希望为这个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难道不也是现代的英雄主义?

【图书】《树上的男爵》[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
这本书让我见识到卡尔维诺惊人的想象力,私认为文学作品的想象力并不是天马行空的任意妄为,而是像风筝一样,我们能看到空中漂浮的风筝,也能看到牵着着它来自地面的“线”。
作者在后记中解析自己三部曲的由来以及构思,其中包含了复杂的革命浪潮、文学主义、表达形式等具有时代性的元素,很难说真正的体会到其中的共鸣。但是一个文学作品可以跨越时代的界限流传至今,或多或少有其背后的现实意义可以挖掘。
树上的男爵,在我看来就是一种游离于出世和入世之间鲜明的代表。作者提到人的集体化让个性逐渐消退,我们可以从柯希莫身上找到那种原始的个性,它是耀眼的,甚至有点刺眼,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男爵仍然保持着入世的热情,投身于一种秩序的控制之中,他有过友谊也有过爱情。
由此,树上树下、出世入世的割裂感变得模糊起来,当我们试图擦拭掉这种模糊的时候,能看到的是希望和自由。用一句中国的古话总结就是:“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图书】《太白金星有点烦》马伯庸 ⭐️️️⭐️️️⭐️️️
马亲王在后记中写道:“不过写文这种事,粗糙的澎湃比精致的理性更加可贵,以后有机会再雕琢一下便是。吴刚伐桂,就算不留下任何痕迹,也乐在其中。有时候创作亦是如此。”
这段话不能再赞同了,澎湃的灵感一气呵成倾泻而出的时候,应该是作为笔者最享受的时刻。回到本书上其实无需多言,作者是写得快乐,读者读得快乐,忽略那些逻辑上的细节追责,快乐的阅读就完事了,就像吴刚伐桂,不用太在意意义。

🤝
广告位永久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