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月刊】202307

浮笙月刊第202307期「从讣告窥探死亡」,浮笙只是一个笔名。

话题 Topic

抓住一个观点,留下一些思考

「从讣告窥探死亡」

生与死是一体两面。如果我们不充分了解“生”,又如何去谈论什么是“死”。反过来看,如果我们不认真的凝视“死”,又怎么能好好的“生”呢?

本月的话题原本就是死亡,在 7 月初的时候就决定了。死亡对我来说是个深沉而又迷人的话题,但是在这个年纪去谈论实属妄自菲薄,所以也有些许犹豫。

直到在《读库》上读到一篇名为“《讣告》 选读六篇”的文章,我被这种特殊的行文风格以及人物的有趣故事所打动,趁热打铁之下又买了一本原著——经济学人《讣告》——来阅读,接下来就是催生了一系列的思维神经的链式反应。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在此记录下对于“死亡”一些思考。

传统的讣告

首先回到中国传统文化里,讣(fù)告是丧家用来向亲族、亲戚、亲友及公众人士报丧的实用文书,以报刊、电视台、电台广播、电话、电报、传真、柬帖或电邮等媒介发布关于某人逝世的消息。

记得小的时候经常能在翻阅报纸的时候看到一块讣告的专栏,简陋的陈列在某个冷门板块的角落。那时的讣告很简洁明了、格式单一,其作用真的是用来通知下亲朋好友死者死亡的消息,尤其在消息闭塞的年代更为重要。

然而,即使在如今信息潮流汹涌的时代,你依然可以再国内的网络报中见到讣告的身影:

新闻报纸上的讣告

这不禁让我疑惑:为什么有了微信、钉钉、邮箱等信息传输的普遍渠道,还会有人去发布类似的讣告?我猜测可能有以下2个原因。

一、文化人对传统的传承:如果你有了解过中国的乡土文学的话,你应该不会否认中国人骨子里对传统的依恋情节,尤其是我们的长辈。例如我的父母辈坚持着节日祭祀的传统,我想讣告也是在表达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只不过它的人群偏向于父母辈中的知识阶级。从讣告的文书形式、纪念的人物来看,我们不难验证这一点:

中华民国一位官员的讣告

二、亲属为死者留名的努力:我们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留名青史,这其实是一件悲愤而又无可奈何的事。而讣告正好提供了一个桥梁,借公示的名义让死者在他人视角下(特别是亲朋好友中)建立起记忆的通道。

死亡是一瞬间的事,留给他人回忆却需要用时间慢慢消化。传统讣告的简洁有利,或唤醒或强化了大家对于这种回忆的持久力。也因为其特定的功能性(主要是通告的功能),内容上携带了太多亲属的主观态度,陌生人无法从中得知更多死者的为人和生平。

正因为这样的局限性,它的重点在于“死”本身,与之相反的是,存在另外一不同形式的讣告,其重点在于“生”。

传记式的讣告

在国外的媒体中,无论是纸质还是网络,杂志还是报纸,其讣告的形式往往是以介绍人物传记或人物趣闻为主,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经济学人》的讣告。

经济学人网页版 “讣告” 专栏

《经济学人》讣告的特点是简短(一千个单词以内)、客观、有趣,正如《经济学人》自己说的它们选人的标准在于是不是「the world's most captivating people」。

这样的讣告为什么更吸引人?作者说“每个生命都有值得倾听的故事”。讣告人物千奇百怪,有名人也有普通人,但是它们个性鲜明的细节,让人忘了死者本身的死亡,他好像又起死回生般地坐在你面前讲述他的故事。

而编辑的文字功力更是锦上添花,媒体评论他们构造是一本优雅的短篇小说集。下面节选两个片段来感受一下。

著名盲人音乐家雷·查尔斯的讣告片段:

“他在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里,完全看不到围绕在自己身边的亮光,但他告诉传记作者,光是他尚未失明的那段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燃烧的火柴,他试图捕捉的闪电,阳光穿过不木树叶的缝隙,在他常去探险的那片林子里。”

小丑“毕普先生”的创作者马塞尔·马索的讣告片段:

毕普有个时常为他代言的知己,将他提升到“代表全世界凡夫俗子”的高度。这位知己马索说:“毕普先生是我们时代的英雄。他的目光不仅指向天堂,也指向人心。”马索为他写传记、画肖像,将穿过城市街道、在繁星中航行的他画成蓝色、玫瑰色和紫红色。

更有趣的是,《经济学人》的讣告带来了一种思维范式的转变。一不留神,原本是思考“死”的方向,180度掉头转向了思考“生”,我不由自主的开始思考,如果要写一篇我的讣告,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可以记录呢,接下来我该如何有趣的活呢。

死亡

无论是传统的讣告还是传记式的讣告,它们只是形式上的不同,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也印证了:生与死是一体两面。如果我们不充分了解“生”,又如何去谈论什么是“死”。反过来看,如果我们不认真的凝视“死”,又怎么能好好的“生”呢?

最后,请允许我用自以为诗意的理性,借用量子力学的现象,表达我眼中生与死的关联:

“生命的波动函数在死亡时坍缩成一个不可见的粒子,消失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而我们可以聊以慰藉的事,这个过程中可以释放无穷的能量。”

(完)‌

灵感 Eureka

灵感的画集,在脑海中闪烁

出自《讣告》中比较出彩的一篇,本诗由马歇马叟写给毕普先生(他本人创作的小丑形象)

         

出自米兰昆德拉的作品《生活在别处》,看过他的作品不多,但是喜欢这段话,也正好用来纪念他的离世(2023年7月)

出自茶颜悦色茶包上的广告语,觉得挺有意思,够真诚够真实,精确定位现代年轻人的心态:从简、自由

在量子力学史话中看到这首诗,将科学的探索抽象为诗意的哲学,感性和理性的碰撞,让人感慨

记录 Record

观察自己留下的痕迹,不枉未来

📚 阅读

【图书】《占星术杀人魔法》[日] 岛田庄司 ⭐️️️⭐️️️⭐️️️
作为二十世纪日本新本格浪潮的代表作,其推理故事还是很引人入胜的,诡计设计的也扣人心弦,唯独感觉起势过高,解密的时候反而感觉有些巧合和突兀。 本书最有意思的是岛田庄司的增订后记,讲述了他创建这个代表作的来由,从听故事到讲故事再到写故事,值得学习。

【图书】《生死疲劳》莫言 ⭐️️️⭐️️️⭐️️️⭐️️️
这是一本让我阅读体验感慨万千的书。前半段粗旷的叙述和裸露的性让我措手不及,难以咀嚼。直到后半段的猪轮回段落开始,文笔又变得细腻精致,堪称妖艳,阅读的兴致又回来了。 轮回万道,纵是起始的恩恩怨怨,终将化为尘土,回到最初的地方。生如微尘,不用跟宙宇计较不公。

【图书】《秋园》杨本芬 ⭐️️️⭐️️️⭐️️️⭐️️️
作者是新人,但是有将时间的张力浓缩在文字中的功力,这是生命的苦痛赋予她的才能。而这一种张力在阅读的过程中被放大,绽放在读者的心上就是一股五味杂陈的感同身受。 人这短短的一生,像在时代浪潮下的细沙,看似脆弱到随波逐流,却无法被磨灭。主人公秋园作为一个平凡人挣扎而顽强的一生,也带动了身边人活的意志,这就像一种神圣的传承。 纪念: “ 一九三二年,从洛阳到南京 一九三七年,从汉口到湘阴 一九六〇年,从湖南到湖北 一九八〇年,从湖北回湖南 ”

【图书】《动物园》[日] 乙一 ⭐️️️⭐️️️⭐️️️⭐️️️
这种形式的短篇集是我喜欢的类型:将恐怖、推理、温情、人性等元素交织在一起又不显得突兀,能够以短篇的篇幅呈现出来,很不容易。推荐我喜欢的几个短篇(按照排名):七个房间,向阳之诗,衣橱,在即将坠落的飞机中,动物园。

🎬 影视

【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 ⭐️️️⭐️️️⭐️️️⭐️️️⭐️️️
编辑、二手书店家、绘本作者、书籍设计家、分享阅读的人,他们是依赖书籍为生,热爱书籍,以书籍为媒介传递自我价值的人。也许这样的人离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很远,却也给我们以启示:抱怨什么,不如读书,虽说难以带来可见的价值,至少,能获得短暂摆脱现实引力的安逸。

【电影】《铃芽之旅》 ⭐️️️⭐️️️
一分给画质,一分给新海诚吝啬的情怀。

【电影】《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 ⭐️️️⭐️️️⭐️️️⭐️️️
相对于前几作,碟中谍专属的反转和惊喜少了点,但是在大环境下已经属于杰出了,剧情还紧跟时事。一份加给敬业的阿汤哥,期待《下》。

【电视剧】《欢颜》 ⭐️️️⭐️️️⭐️️️
故事框架上是个很好的题材,可惜剧本走向虎头蛇尾。感觉上是想致敬《让子弹飞》,营造黑色幽默式的荒诞剧情,但是在后半段只看到了荒诞,就感觉在看一个满身肌肉但是使不出力的人打拳击,有点可惜这样的阵容了。另外,廖凡真牛。

思考题
从这两年开始,电影的时长越来越长,歌曲的时长越来越短,大家怎么看这个现象?

🤝
广告位永久出租